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第二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语文教学设计中学(二)答案解析

2024-01-31 10:42:38
中师华图
分享:

(二)【参考答案】

课题:驿路梨花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1)正确读写“撵、竹篾”等字词。

(2)学习略读, 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请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的巧妙设疑的构思方法。

2.理解“梨花”的多层含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 ppt 出示图片,提问:由梨花的图片你们想到了哪些关于梨花的诗句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驿路梨花》,看看文中的“梨花”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解决,如“撵、竹篾”等,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撵”左边是“扌”,右边是“辇”,和驱赶有关。

(二)梳理脉络

1.提问: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该如何梳理出本文情节的发展脉络?

要求: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合作梳理情节。

明确:

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热情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洁白的梨花开遍大地。

(三)明确记叙顺序

提问: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出现了哪些人物?课文的记叙顺序有何特点?

要求:学生快速圈点勾画,梳理。按小茅屋修改、维护的先后顺序列出表格,展示文中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故事。

明确: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按“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课文采用的是倒叙。

教师点拨课文记叙顺序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第一:分析悬念的设置

1.提问:“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了几个悬念?

要求:学生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自主学习并简要概括。

明确:

两次误会:

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三个悬念:

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2.提问: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进行细致的品读赏析,感知“我”和老余的激动与疑惑,瑶族老人的善良与见到梨花姑娘的妹妹时的激动心情。

第二:聚焦梨花,体悟情感

提问:文中几次写到“梨花”?分别指什么?

要求:学生勾画相关的语句,讨论、交流。

明确:五写梨花。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

第三:梨花绽放,处处花香

1.提问:文章中哪些事件是“梨花”绽放的体现呢?

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总结概括。

明确:①“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②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③哈尼族小姑娘照管小茅屋;④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的人;⑤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2.提问:文章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何妙处呢?

要求: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①“驿路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指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指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淳朴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②“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③“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在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中,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呢?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驿站,你想为她或者这个驿站做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精神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教师补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2.以《梨花来到了梨树林》为题,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 300 字。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彭荆枫

自然界的梨花 (插叙、悬念)

梨花 梨花姑娘 雷锋精神代代传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第二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语文教学设计中学
答案解析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